随着新学期的到来,孩子们纷纷返回校园,开始了新一阶段的学习生活。国家卫健委于2月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,虽然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,但流感等病毒依然活跃,特别是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如诺如病毒感染、手足口病、流行性腮腺炎等,仍需我们高度警惕。 01流行性感冒 (图 | 千图网) 流感传播速度快,极易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传播。孩子们一旦感染,可能会出现高热、头痛、全身酸痛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引发并发症。
接种流感疫苗,提高身体抵抗力。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如勤洗手、戴口罩,避免近距离接触发热患者。 02流行性腮腺炎 (图 | 千图网)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、疼痛等症状,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。
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。 保持口腔卫生,勤漱口。 注意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,降低病毒传播风险。 03肺炎支原体肺炎 (图 | 千图网) 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,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。其症状包括乏力、头痛、咽痛、发热、咳嗽等。
注意室内通风,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的次数。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,认真洗手。 一旦患病,尽量居家休息、治疗,痊愈后再返回校园。 04诺如病毒感染 (图 | 千图网)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,易在学校等封闭环境引起暴发。感染后症状以呕吐、恶心、腹泻为主,伴有腹痛、头痛、发热等表现。
保持手卫生,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。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,避免生食和不洁食物。 感染者应居家隔离,避免传染给他人。 05手足口病 (图 | 千图网)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表现为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。
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习惯。 一旦出现症状,立即停课并就医。 对患儿的餐具、衣物等进行煮沸消毒,防止病毒传播。 在这个传染病高发的季节,让我们携手努力,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、安全的学习环境。关注传染病防控知识,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! |